津城冬日,暖意融融。11月13日上午,由学校国际贸易学院承办的“中摩友谊之桥:感知成长与关怀”摩洛哥师生交流座谈会在F1-310商务谈判实训室举行。摩洛哥访问团全体成员、国际贸易学院及国际交流处负责人和师生代表与在校摩洛哥国际学生欢聚一堂,共叙友谊,共话成长。

座谈会上,国际贸易学院党总支书记首先对远道而来的摩洛哥朋友表示欢迎,称“鲁班工坊”已成为连接中摩两国教育与文化交流最坚实的桥梁,学院始终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致力于为摩洛哥学子提供一个充满关怀与支持的成长环境,不仅希望他们学有所成,更希望他们在这里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与会人员一起观看国际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视频短片,回顾了摩洛哥学子从课堂学习到社会实践、从文化体验到日常生活的多彩画卷,瞬间点燃了现场温馨而热烈的气氛。
在学生代表分享环节,三年级国际学生代表卫华作了深情发言。她讲述了自己如何从初来时“温柔的惧怕”到将中国视为第二故乡的心路历程。她将“鲁班工坊”比作编织技艺与友谊的摇篮,分享了在学校与中国师生共同设计礼盒、开发摩洛哥点心、举办文化工作坊的实践收获,并阐述了自己立志成为连接两地使者,推动中摩在手工艺、跨境电商、女性创业等领域可持续合作的清晰规划与梦想。她的发言真挚、自信且充满力量,赢得了全场阵阵掌声。
此外,一年级国际学生代表阿明和玉兰分别分享了他们初入校园在学习与生活上的新鲜体验与成长感悟,言语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对学校关怀的感激。优秀学生代表丁文龙也上台发言,以流利的中法双语展现了中外学子融洽共进的良好局面。
在自由交流环节,摩洛哥代表团的来宾们情绪高涨,纷纷与学生们亲切交谈。他们对摩洛哥籍国际学生的卓越表现深感自豪,尤其为他们精湛的中文水平和自信昂扬的精神风貌所震撼,并勉励同学们珍惜在中国的学习机会,克服困难,学有所成,早日成为促进两国友好交往的栋梁之材。

座谈会在温馨热烈的氛围中落幕,它不仅是一场成果展示与情感交流的盛会,更是一次对“中摩友谊之桥”的生动诠释与有力加固,充分彰显了我校国际化办学的最新成果与深远影响力。
来源 | 国际贸易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编辑 | 曲卓
审校 | 郝婕
责编 | 李学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