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津派文化研究专项”立项名单揭晓。据了解,全市共有29个单位参与“津派文化研究专项”申请立项,其中包括3所高职院校、5所事业单位及研究机构和21所本科院校,获批立项总数176项。经过激烈角逐,广告学院能够脱颖而出,获得我校4个获批立项中的3项,展现了学院在津派文化研究领域的深厚积淀与创新活力,实现了学院省部级科研项目立项新突破。

此次获批的三项课题围绕津派文化的多维传承与创新传播展开,从不同维度为津派文化研究注入新动能。王飚老师主持的《二十世纪津派工商业广告的历史流变与文化特质研究》,将深入梳理天津近代工商业广告的发展轨迹,深度挖掘其中蕴含的独特文化符号与商业精神,有望填补津派广告史研究领域的学术空白;杨咏老师主持的《津派文化基因转译视域下博物馆文创数字活化策略研究》,创新运用文化基因转译理论与前沿数字技术,致力于构建独具天津特色的博物馆文创数字活化体系,推动文化遗产从静态保护迈向动态价值再生,助力天津博物馆在文创产品的数字活化领域实现突破;孙澜城老师主持的《人工智能赋能天津建筑文化对外传播的提升策略研究》,巧妙结合AI技术与视觉传播手段,探索五大道、意式风情区等历史街区国际传播的全新路径,为提升津派建筑文化的全球影响力提供创新方案。
一直以来,广告学院专注于“文化+广告”交叉领域的深耕细作,积极引导教师将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以专业的广告学科视角,推动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实现创新性发展。此次三项课题的成功立项不仅是学院科研实力的有力证明,更为天津“文化强市”战略的推进提供了坚实的学术支撑。未来,学校将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加速科研成果向文化发展动能的转化,助力天津“文旅融合”战略落地实施,让津派文化绽放更加璀璨的光彩。
来源 | 广告学院
编辑 | 刘晓璇
审校 | 郝婕
责编 | 李学颖